企業信息化就是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,通過信息資源的深入開發和廣泛利用,實現企業生產過程的自動化、管理方式的網絡化、決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務運營的電子化,不斷提高生產、經營、管理、決策的效率和水平,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企業競爭力的過程。企業信息化不僅是信息技術的延伸,更應是企業管理與組織管理的延伸。
企業信息化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,總的來說就是廣泛利用信息技術,使企業在生產、管理等方面實現信息化。具體可以分為三個層次。
1 第一層是企業在生產當中廣泛運用電子信息技術,實現生產自動化。如生產設計自動化(CAD)、自動化控制、智能儀表、單板機的運用等等,凡是用到電子信息技術的都是企業信息化的一部分。
2 第二層是企業數據的自動化、信息化。用電子信息技術對生產、銷售、財務等數據進行處理,這是最基礎的、大量的數據信息化過程。 3 第三層是是更高層次的輔助管理、輔助決策系統,Intranet、Extranet、制造資源規劃(MRPII)、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(CIMS)、辦公自動化(OA)等都是用來輔助管理、輔助決策的,這是更高層次的信息化。
企業信息化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
大部分為人工經驗型管理
前期信息化建設問題
信息孤島,沒有流程化
信息不集成,不能共享
信息不能快速反應需求變化
信息不能提供理想的分析結果和決策支持
企業信息化的價值體現以下幾層含義:
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信息技術與先進管理思想的結合應用為基礎;
企業信息化是依賴IT對企業內、外部信息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和集成的信息系統;
企業信息化是一個長期持續改進的動態過程;
企業信息化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
力。
硬件、網絡平臺
系統軟件平臺
√操作系統
√數據庫系統、工具軟件
應用軟件平臺
√ ERP
√ OA
√ CAD、CAM、CIMS
√ MES
√電子商務
√ CRM
√ SCM
√ HR
降低成本
提高效率
提高質量
提高客戶的滿意度
加強內部管理
提高決策水平
從獲取的數據中,找出企業運作的不足和原因,為管理層提供 改進的方案,最終服務于企業的經營決策。
建設企業信息化的必要性:
建立快速市場反映機制,滿足客戶個性需求
整合企業資源降低成本提升供應鏈競爭能力
提高客戶服務水平
建立起立體的全方位生產過程控制
實現企業各種內部資源的高度共享
降低庫存和資金占用,降低生產成本
單從企業信息化的發展階段來看,我國如今已進入到起步期,但這并不意味著無論哪家企業,現狀如何,都可以馬上進行信息化建設。企業信息化必須至少滿足如下條件:
內需驅動
有科學的管理基礎
信息是產品
7 企業信息化的建設過程
統一規劃、分步實施的原則
□系統軟件平臺
√操作系統(Windows\Unix\Linux)
√數據庫系統(Sql server\Oracle\DB2\Sybase)
√中間件系統(WEBLOGIC\WEBSPHER\WORKFLOW)
√開發工具(JAVA、.NET)